谈起传染病,许多人唯恐躲之不及,可是看牙时,又有多少人知道要防病呢?
口腔是一个有菌环境,生活的微生物多达种以上,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而大多数口腔临床操作都是在病人口内进行,牙医的手与病人的血液、唾液接触频繁,病人粘膜破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果医生无菌观念差,消毒又不严格,很容易引起医生与病人、病人与病人间的交叉感染。
通过口腔传播的疾病最危险的要数病毒感染,尤其是乙肝病毒、艾滋病毒、疱疹病毒等。乙肝病毒和艾滋病毒的传染主要是通过血液,血液污染唾液,使唾液也有传染性。
国外曾报道许多乙肝患者感染就与牙医有关。年美国牙科协会检查开业牙医,发现8.8%为乙肝病毒血清阳性,口腔外科医生阳性率高达38.5%;Scully曾报道牙医由于未戴手套,在3年中使55名患者感染乙肝;美国佛罗里达州有因一名患艾滋病的牙医引起6起病人感染HIV的报道。结核、其它类型肝炎等均可引起交叉感染。
年北京口腔工作者协会对本市家口腔医疗机构提供的消毒后的牙钻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其中有3个牙钻里残留物为乙肝抗原阳性,不合格率为3%。现在北京每天都有近万人在看牙医,这就意味着,每天有近人可能感染乙肝和艾滋病毒等,每年因口腔治疗途径感染乙肝的患者将近11万名。调查显示有近80%的个体口腔医疗机构对机头不彻底消毒或假消毒,“在这样的诊所看牙,感染的几率将会增加几十倍,感染的数字更可怕。”该协会秘书长卢道良很是担忧地说。
您知道吗?.口腔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密切接触到患者的唾液、血液、口腔黏膜等,研究显示,97.8%的血液污染表面不易被肉眼发觉,而HIV、HBV、HCV、结核分枝杆菌等病原微生物则藏匿其中。.血液、唾液、气雾、喷溅液体可存留在物表,其中的病菌可存活几周甚至几年,且不断繁殖变异。.中国普通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口腔医务人员的携带率高达25.8%。数据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在口腔诊疗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这些血源性微生物的传播及交叉感染呢?
口腔诊疗感染控制措施1.预防接种2.手卫生/戴手套3.个人防护措施4.物体表面消毒5.隔离(防护膜)6.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7.水路及吸引管道的消毒8.医疗废弃物处理?
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