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汇川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成果显著。其中,“山盆脆李”因肉质爽脆、回味甘甜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在远销省内外的过程中逐步打响品牌,更在果品深加工方面玩出“新花样”。
在位于汇川区的遵义V谷绿色食品工业园厂房内,李子被腌渍处理后脱去青脆模样,经过清洗、调味、烘干、包装等程序,制成李子干成品,成为“山盆脆李”品牌的又一个增长点。
将脆李加工成干果蜜饯,需要多方考虑成品风味、营养价值、储存时间等因素,对加工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汇川区科技局根据山盆镇当地产业发展需求,联络遵义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教师张相春担任科技特派员,常驻汇川指导生产,为脆李腌渍、调味、烘干等加工步骤提供技术支持。
“山盆脆李品质好,产量也高,只按鲜果出售容易囤积,无法发挥最大经济效益,所以我们延长产业链,通过安全高效的加工处理方法,把鲜果制成果脯,让农产品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张相春表示,他将发挥自身专长,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帮助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记者了解到,目前,山盆脆李的加工业务由贵州遵通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全权代理,该公司总投资万元,以山盆镇天池社区、山盆村、高雄村名义申请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成立,定期向各村(社区)分红,助力当地集体经济发展。
“脆李加工厂于今年八月正式投产,一年能将50万斤鲜果加工制成10万斤李子干,预计年销售收入万元以上。”据贵州遵通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松介绍,加工厂的建成,将鲜果季节过后的脆李打造成全新产品,进入干果零食“赛道”,对脆李产业未来发展是一次有益尝试。
新产品有了,如何有效打入市场?负责山盆脆李干销售的大军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俊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谋划了“线上+线下”销售路径,不仅与分销零售商家积极对接铺开市场,同时尝试布局抖音短视频开启线上销售渠道。“既要做‘爆品’,也要保证稳定销售,明年我们将会投入更多人力和资金,加大品牌推广力度,争取年销售额达到万元。”宋军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乡村产业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助力。汇川区科技局积极对接遵义市农科院、遵义市师范学院等院校专家,组建科技特派员队伍服务各地农业产业发展,目前共有省级科技特派员12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2名,以专业技术助力汇川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特派员不仅开展李子种植技术指导服务,还为李子深加工提供技术支撑。”汇川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将以党建为引领,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地方发展实际需求,建立长效联系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特长,‘组团式’帮扶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打造科技示范基地,以科技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