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是为了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共同对抗艾滋病在全球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年组织召开“全球预防艾滋病”部长级高级会议,决定将第一个艾滋病病例被检测出的日子——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每年艾滋病日都会设一个主题,通过宣传,唤起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同情和理解,共同对抗艾滋病。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绸带。红稠带标志的意义:红稠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它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防治艾滋病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什么是艾滋病?
○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
艾滋病病毒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传播。
与艾滋病感染者一起工作会传染吗?
○
专家表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
A、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以及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具、钱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B、艾滋病病毒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C、咳嗽和打喷嚏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D、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哪些高危行为易导致感染艾滋病?
○
A、通过性途径的高危行为有:无保护性交、多个性伙伴等。
B、通过血液途径的高危行为有:静脉注射吸有害物品;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共用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器械;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
C、通过母婴途径的高危行为有:艾滋病病毒阳性的女性怀孕并生育,艾滋病病毒阳性的母亲哺乳,都可能引起孩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
D、其它可以引起血液传染的途径,如:理发、美容、纹身、扎耳朵眼、修脚等用的刀具不消毒;与其他人共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体育运动外伤和打架斗殴引起的流血;救护伤员时,救护者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感染艾滋病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
人体在感染艾滋病毒后,大部分人可能没有出现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的任何症状,就直接进入到艾滋病潜伏期(一般可长达10年左右),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群会出现急性期症状,其中:
9%-16%的人出现一些类似流感症状,如:不适、肌痛、发热、出汗、乏力、厌食、恶心、腹泻、咽痛等,部分人还可能有头痛、怕光及虚性脑膜炎。
21%-26%的人,会有伴有出疹如斑疹或荨麻疹。诊断时可发觉颈部、腋窝下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口腔、食道溃疡等。
少数病人可能会有无菌性脑膜炎神经系统症状,如脑膜脑炎、周围神经炎及急性多发神经炎。体检可发现颈、枕或腋窝淋巴结肿大,皮疹及肝、脾肿大,口腔及食道溃疡等。此外,还偶尔有报道说病人也会得念珠菌病。
急性感染期时,症状比较轻微,容易被忽略。症状一般会在2-6周出现,大约持续1-4周后便可自愈,很多人在有过高危行为后,出现了一些症状,就开始整天惶恐不安,甚至想到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
专家提醒大家,艾滋病初期症状没有特异性,上述症状的出现,也有可能是其他导致人体抗原力下降的病毒所引起的,因此,不能根据症状做诊断。如果有过艾滋病高危行为或疑似艾滋病初期症状的情况,应该及早进行艾滋病检测。
如何预防艾滋病?
○
专家介绍,艾滋病是一种行为病,预防艾滋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A、阻断血液传播途径:不接受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血制品和器官;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大力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等安全注射措施。
B、阻断性接触传播途径:遵守性道德,固定性伴侣,安全性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有效措施。专家提醒说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避孕套)可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得了传播疾病或怀疑有传播疾病应尽早到专业正规诊疗机构进行治疗。
C、阻断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避免怀孕;一旦怀孕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终止妊娠;选择继续妊娠者应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以及剖宫产分娩等措施阻断传播,产后要避免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
关爱健康,你我有责,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通过全面预防和检测,积极治疗,消除歧视,让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更好更有效的防治艾滋病。
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郑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