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大建基层中医馆中医

未来几年,基层将有大批中医馆拔地而起,但它们必将合这些条件!

近几年国家各种政策上扶持中医药的发展,鼓励基层中医馆的建设,而年这四大变化将加速基层中医馆的建设:

第一,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但中药饮片还有利润

今年年初,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年重点工作任务》,要巩固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改革成果,新增试点城市所有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

在全国医院都将实施药品零加成的时候,中医药饮片仍可一定范围内加成,可见中医药将“有利可图”。再加上不断理顺的中医药服务价格,未来中医药服务也必将是“香饽饽”。

第二,民间师承中医可以“合法执业”

民间中医大部分因学历限制无法考取执业医师证,面临着“非法行医”风险,而

国家中医药法逐步完善《中医药法(草案)》,二次审议提出民间师承中医可经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审核后,即可取得医师资格。

等《中医药法》正式出台后,可预见更多的民间中医将有行医资格,政策放开了,一直想施展抱负的中医人将更多的选择去开办一个中医馆。

第三,国家为基层中医馆的建设定目标

今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下发了《关于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其中对基层中医馆的建设定了目标,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建设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并且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健康教育的种类和数量,中医药内容不少于40%。

所以在未来几年基层医疗机构开办中医馆将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第四,在职医生可开办医疗机构,可多点执业

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了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征求意见稿)通知,其中删除了“医疗机构在职、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规定,就意味着在职医务人员可以申请设置医疗机构了。

近日,天津市又下发《医师区域注册暂行规定》,从年11月20日起,天津将实行区域注册制度,其中规定医师在主要执业机构以外的执业机构称为其他执业机构,医师经注册后,在其他执业机构执业,不需要办理相关手续。天津这是全面放开医师多点执业了,也是已领全国的趋势。

这样在职医生开办医疗机构合法的前提下,医生又可以多点执业,这也势必会加速基层开办中医馆的热潮。

基层中医馆建设必须符合这些条件

11月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指南》,此前各地也出台了基层中医馆的建设的要求,但都是很陈旧的文件,而且限制性的规定也参差不齐。而此次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面相全国基层医疗机构发放的文件。

该指南用于指导全国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由各地参照此指南,自行制定建设标准。

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指南的通知

国中医药办医政发〔〕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指导和规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我局组织专家在总结各地先进经验和地方标准基础上,制定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指南》,供各地参照执行。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可参考本指南,结合地方实际,制定、细化本省区市标准,用于指导本省区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由各地参照此指南,自行制定建设标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年11月3日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指南

一、中医科室设置(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含民族医,下同)科独立设置,并设中医诊室(2个以上)、中医治疗室(2个以上)等,有条件的可以设置中药煎药室、中药库、治未病室、示教室和候诊区等。(二)中医科室集中设置,原则上设在机构的一楼或沿街等突出位置,装修装饰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形成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并相对独立的中医综合服务区,诊区外悬挂“中医馆”、“国医堂”等牌匾(可按本地特点进行统一要求)。中医综合服务区使用面积原则上不低于80平米。(三)配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治疗推车、计算机等基本设备,并配备10种以上中医诊疗设备和康复设备(选配参考详见附表)。二、中药房建设和药事服务(一)中药房原则上在中医综合服务区内相对独立设置,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国中医药发[]4号)进行建设。配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电子秤、冷藏柜等,其中中药饮片柜(药斗)要结构规范合理、外观古朴典雅并具有防虫蛀、防腐蚀、防潮湿等功能。(二)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应与业务需求相适应,中药饮片(含中药颗粒剂、民族药制剂)原则上不少于种。(三)有条件的可设置煎药室提供煎药服务,其使用面积原则上不低于10平米;医院或有合格资质的药品经营企业等进行合作,采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提供中药饮片配送、代煎代送等服务。三、中医药人员配备(一)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占本机构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且应不少于2名。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职称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二)从事中药饮片调剂的,应为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或经过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煎药室工作人员,应经过中药煎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四、中医医疗和康复服务(一)能够提供中药饮片、针刺、艾灸、刮痧、拔罐、中医微创、推拿、敷熨熏浴、骨伤、肛肠、其他类等项目中的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二)中医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达30%以上;中医处方(包含中药饮片、中成药)占处方总数的比例达30%以上;中药饮片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达5%以上或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达10%以上。(三)能够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代理疗方法和中医药理论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四)鼓励培育中医优势病种和中医特色专科,坚持中医药诊疗方法的综合运用,大力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临床疗效。

(五)其实,中医人都明白,药食同源,治养同道。现实管理中,治病与保健养生最大的界限实际上是用什么方面的区别。

中医院校开展针灸、中药治病就是医疗;开展艾灸、拔罐、推拿按摩、刮痧、食疗、药足浴就是保健养生项目,这是一回事。那么,现在只要做好取证、注册,正规经营就可以了。

五、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一)规范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不低于国家基本要求。(二)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药健康教育,注重发挥权威中医类报刊等媒体的健康传播作用,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传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应有40%以上的中医药内容。(三)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2种以上慢性病患者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四)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救治等工作。

六、信息化建设(一)接入并使用中医健康信息平台,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功能涵盖中医特色电子病历、辅助开方、辅助诊断、名老中医知识库、古籍文献知识库、远程诊疗、远程教育、远程会议以及中医药健康管理等。(二)鼓励使用移动互联网、智能客户端、即时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收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服务,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中医医疗服务应用,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七、规章制度执行

(一)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使用管理,执行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中医药相关行业标准规范。(二)建立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将中医药基本医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用等情况,纳入人员年度工作目标和绩效考核内容。(三)制定执行人员岗位责任制、在职教育培训等各项规章制度。

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中医诊疗设备配备参考表

分类

设备名称

诊断设备

中医四诊设备、中医体质辨识设备

针疗设备

各类针具、电针治疗设备

灸疗设备

灸疗器具、艾灸仪

中药熏洗设备

中药熏洗设备、中药离子导入设备、中药雾化吸入设备、中药透药设备

牵引设备

颈椎牵引设备、腰椎牵引设备、多功能牵引设备

治疗床

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多功能治疗床

中医光疗设备

中医光疗设备

中医超声治疗

设备

中医超声治疗设备

中医电疗设备

高频治疗设备、中频治疗设备、低频治疗设备

中医磁疗设备

特定电磁波治疗设备(TDP神灯)

中医磁疗治疗设备

中医热疗设备

蜡疗设备、热敷(干、湿、陶瓷)装置

中药房设备

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药戥、电子秤

煎药室设备

中药煎煮壶(锅)

煎药机(符合二煎功能,含包装机)

康复训练设备

训练床、训练用阶梯、平行杠、姿势镜等

八、民间中医进入法定中医师法

取得行医资格:中医师承和传统医学确有专长是在《执业医师法》的围墙中给中医人开了一扇窗户,并且,这扇窗户正在越开越大,中医人应该珍惜。

引导无证中医人取证与正规行医从业

从国家对中医药的政策发展看,国内对于中医药的发展扶持与准入条件会不断放宽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引导无证中医人取证,做好取证、注册,正规经营,从无证到有证的规范管理是必要的。

引导民间中医取得国内中医行医资格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执业资格准入制度是在《执业医师法》的围墙中给中医人开了一扇窗户,建议各地做好政策公告、资格申请、报名考试、考前辅导等服务,帮助无证中医取得行医资格,帮助乡村医生开办中医诊所,让无证民间中医进入中医正规服务群体规范管理。

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发展的机遇

中医药已传播到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才,并通过国际中医医师、国际针灸医师等资格(水平)考试()选拔储备国际中医药人才。总部设在中国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有53个国家和地区的个会员团体,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有67个国家和地区的个会员团体。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东盟、欧盟、非洲、中东欧等地区和组织卫生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与各国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

世界中医药大会让中医全球化

中国政府致力于推动国际传统医药发展,与世界卫生组织保持密切合作,为全球传统医学发展作出贡献。中国总结和贡献发展中医药的实践经验,为世界卫生组织于年在中国北京成功举办首届传统医学大会并形成《北京宣言》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政府的倡议下,第62届、67届世界卫生大会两次通过《传统医学决议》,并敦促成员国实施《世卫组织传统医学战略(-年)》。目前,中国政府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86个,中国政府已经支持在海外建立了10个中医药中心。

促进国际中医药规范管理。为促进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规范发展,保障安全、有效、合理应用,中国推动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秘书处设在中国上海,目前已发布一批中医药国际标准。在中国推动下,世界卫生组织将以中医药为主体的传统医学纳入新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积极推动传统药监督管理国际交流与合作,保障传统药安全有效。

国际中医与针灸医师资格(水平)考试

开展中医药对外援助。中国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承担相应国际义务。目前,中国已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70多个国家派遣了医疗队,基本上每个医疗队中都有中医药人员,约占医务人员总数的10%。在非洲国家启动建设中国中医中心,在科威特、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马耳他、纳米比亚等国家还设有专门的中医y医疗(点)。

截至目前,中国政府在海外支持建立了10个中医药中心。近年来,中国加强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开展艾滋病、疟疾等疾病防治,先后派出中医技术人员余名,分赴坦桑尼亚、科摩罗、印度尼西亚等40多个国家。援外医疗队采用中药、针灸、推拿以及中西医结方法治疗了不少疑难重症,挽救了许多垂危病人的生命,得到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充分肯定。

怎么样?了解了吗?专业咨询下方扫描

您的赞赏,是我写作的动力,感恩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有治疗白癜风的吗
儿童白癜风早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odkuaiji.net/azbjs/80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