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新桥携手抗艾重在预防2016

医院订阅哦!

世界艾滋病日主题

今年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意在说明当前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入新的阶段,预防是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号召各级政府、部门及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携手并肩,群策群力,多措并举,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以实际行动遏制艾滋病流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1日

12

世界艾滋病日,你真的了解它吗?

世界卫生组织将历年年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是因为第一个艾滋病病例是在年此日诊断出来的。全球卫生部大臣关于艾滋病预防计划的高峰会议上(WorldSummitofMinistersofHealthonProgrammesforAIDSPrevention)提出的。从此,这个概念被全球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慈善机构采纳。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绸带。红稠带标志的意义:红稠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它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传播

起源

艾滋病的起源与传播

艾滋病的起源尽管有很多争论,但有一点是国际公认的,即最初是在非洲被发现的。至于艾滋病毒是如何在人类之间传播的,有很多说法。

现在,人们较普遍的看法是,大约在18-19世纪,艾滋病病毒出现在中非热带雨林地区的灵长类动物的体内。艾滋病的病原体之所以在非洲部分地区出现和长期存在,这是因为中非有一种猴子,叫非洲绿猴。据科学家取样分析,只绿猴中竟有70%携带有类似艾滋病的病原体。由于绿猴具有健全的免疫系统和较强的免疫能力,因而它们能携带病毒而安然无恙。

据说,当地非洲人有吃猴肉的习惯。很可能是他们在杀猴之时,因接触猴血而受到传染,或者在饲养和捕捉猴子时遭到咬、抓造成皮肤损伤,使这种病原体乘机钻进了人体。

以后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艾滋病病毒逐渐通过加勒比海地区传人美国东部、东南部,进而传人欧洲和亚洲,在全世界广泛蔓延。

面纱

神秘

揭开“艾滋病”的神秘面纱

提起艾滋病,有些人谈“艾”色变,有些人不以为然,更多的人则带着疑惑,认为艾滋病很神秘。上世纪80年代艾滋病首先在美国被发现,截至年末全球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万例,而事实上更多的感染者还未被发现。那么,艾滋病究竟离我们有多远,是遥不可及,还是近在咫尺?下面就为你揭开艾滋病的神秘面纱。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的。在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可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传播,性接触者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共用注射器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输入或注射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就会感染艾滋病。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又未经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或剃须刀等能够侵入人体的器械都可能传播艾滋病。约三分之一的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会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把艾滋病传染给婴幼儿。但是目前已有很好的药物和方法能够有效地阻断艾滋病经孕妇传染给婴儿。

目标

成就

艾滋病:你需要了解的数据

全球防治成就

过去15年来,全球在应对艾滋病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年6月,万人得到抗逆转录治疗,比5年前翻了一番,而0年这一数字只有万人。

截至年年底,新感染艾滋病毒人数比高峰期0年降低35%,艾滋病死亡人数相比高峰期4年下降42%。

自0年以来,全球估计减少了万个艾滋病毒感染病例,减少将近万个艾滋病死亡病例,将近万儿童免于感染艾滋病毒。

年6月,古巴成为世界上首个被世卫组织认证已消除艾滋病毒和梅毒母婴传播的国家。

呼吁更新目标

联合国会员国已更新应对艾滋病的目标,继续采取快速、有针对性的行动,以期在年前结束艾滋病流行。

现阶段目标以年为时限,希望在年前做到:全球每年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低于50万,即比年降低75%;确保90%的艾滋病毒携带者知道自己的感染状况;90%知道自己感染的人接受治疗;90%接受抗艾治疗的人能够实现病毒载量抑制。

(注:以上数据为年12月1日更新数据)

歧视

歧视,比艾滋病更可怕!

因艾滋病具有高致死率、多传染途径及不可治愈的特征,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病态性歧视已然形成了“社会墙”。这堵墙不仅阻隔了艾滋病感染者同其他社会成员的正常交往,也严重限制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如何面对艾滋病

1、全社会都应积极关爱艾滋病患者,家庭和社区要为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2、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高危行为,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病人及感染者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命,也利于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和维护社会安定;

3、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参与和合作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本着对社会、家庭、个人负责的态度积极投入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

歧视可能会对艾滋病防治造成哪些不良影响

歧视可能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如:

1、使感染者过度焦虑和紧张,丧失自尊心和感到悲观失望;

2、使人处于孤立状态,会使个人去做伤害他人的事;

3、使流行转入地下,预防和治疗工作难以开展;

4、导致人们害怕了解是否被感染、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血清状况,妨碍了预防措施的采取和寻求治疗;

5、导致人们担心被怀疑,不愿意改变自己的不安全的性行为;

6、导致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及家庭的人权常常遭到侵犯。

课程

防艾

青春期男女“防艾课程”不可忽略

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会产生正常的生理萌动。由于防艾滋病知识相对缺乏,不懂得自我保护,因此受艾滋病传播的风险很大。而不幸染上病毒的青少年往往担心受到歧视而不愿暴露自己,不采取保护措施,从而成为新传播者。

导致青少年艾滋病感染率飙升的原因是什么呢?

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缺乏。尽管近些年来,各地的中小学都有防艾课程,但许多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的知识知道的并不多,甚至有的对其只是停留在听过名称的阶段,面对青少年对艾滋病的模糊认知,我们不得不为此担忧。

青少年性泛滥。随着社会的发展,性开放的各种新潮的思想,令许多本该读书学习的青少年过早的接触到性,青少年性泛滥和性随意导致了青少年艾滋病感染率飙升,而且大多数青少年不懂得用安全套保护自己不被艾滋病感染。我国的性教育显然与青少年的性行为发展不同步,这造成了青少年过早接触性却不懂得怎样保护自己。

青少年吸毒。青少年吸毒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吸毒的青少年主要集中在12~17岁之间,大多数青少年的拒绝毒品意识薄弱,在毒品的认识上存在许多误区,比如“试一试应该没关系”、“吸毒就像吸烟”、“摇头丸毒性小”等等。在吸毒青少年中,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或者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较多,主要是因为青少年对于是非不能明辨,不知道怎样拒绝毒品,而身边又没有父母的约束和管教造成的。青少年吸毒成为造成青少年艾滋病感染率迅速增加的另一个原因。









































银川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odkuaiji.net/azbby/128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