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夏冬病冬治,为急;冬病夏治,为缓。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伏天治冬病,三伏贴是为首选。沈宝山三伏贴预约进行中。。。夏贴三伏冬祛病养护身体时机很重要三伏天,就是个好时机 为什么说,冬病夏治会事半功倍。 因为,时机。中医养生上有句话,叫“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 怎么理解呢?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适合滋补,比如适当吃点参茸,服料膏方,对身体的补益最快也最大。而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人体的经络疏松、血流畅通,进行穴位敷贴,药物到达快,体内的寒湿等邪毒也去的最快。三伏贴,内病外治的典范 一张贴,内含有“内病外治,冬病夏治,天人相应,顺应四时”等理论,神奇的背后,是有强大的中医理论支撑。 具体的治疗理论实践体系可以简述为:在“三伏”时段采用中药(三伏贴)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可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止咳平喘、调和脏腑的功效,利用药物敷贴穴位,扶助人体的阳气(正气),从而达到增强人体抵抗力、祛除疾病的目的。特别是冬天易发病,在夏季这个缓和期得以扶正培本,入冬后会减少发作或减轻发作,甚至不再发病。沈宝山,不断精进三伏贴配方 三伏贴,又名天灸贴,如何应用,清代的张潞就有医案记载:“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姜汁调涂肺俞、百劳等穴,涂后麻痛,候三柱香,方可去之。十日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 虚寒体质,特别适合三伏膏贴 “冬病”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俗话说的“没有火气”。通常的症状:手脚冰凉,易生冻疮,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中医叫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这类人就是到了夏天,也不太吹得凉空调。 怎么办?夏治! 夏季人体内阳气最盛,就像火上浇油一样,而寒气的力量最弱,扶阳气、驱寒气的效果最好。 具体来说,“冬病夏治”三伏贴的适宜人群(1)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气管炎、咽炎、过敏性鼻炎、体虚容易感冒。(2)儿科疾病:过敏性哮喘、鼻炎、刺激性咳嗽、易感、消化不良、生长滞后。(3)脊柱关节疾病:颈、肩、腰腿痛、网球肘、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以及其他疼痛性疾病。(4)消化系统疾病: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痛、消化不良。
(5)妇产科疾病:痛经、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产后痹、月经失调等。
(6)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征、免疫力低下、肢寒怕冷。
沈宝山敷贴时间安排 头伏:年7月17日(周日)—7月26日(周二)中伏:年7月27日(周三)—8月5日(周五)加强:年8月6日(周六)—8月15日(周一)末伏:年8月16日(周二)—8月25日(周四)上午:8:00—11:30下午:14:00—17:00地点:黄岩劳动北路45—49号沈宝山国医馆预约—发小泡是正常现象 发的泡如果不超过米粒大小,就是贴药膏后的正常反应,不要去抓,穿全棉的衣服,保持皮肤干燥。因为发小水泡是好现象,说明体内的湿寒之气出来了。如果发的水泡偏大,请用消过毒的针刺破水泡,再用消毒棉球吸干,涂紫药水即可。贴后不能直吹空调三伏贴后可饮解暑汤1、绿豆汤
绿豆汤能解毒,绿豆汤适宜夏天饮用,由于夏天属梅雨季节,暑湿比较大,而绿豆有解湿热气功效,因此比较干燥的春、秋、冬季节不适宜常饮用。2、酸梅汤
酸梅汤是本民族传统饮料之一,清代郝懿行的《都门竹枝词》绘出了一幅市井消夏图,道出了当年百姓消夏汤饮的主品种。3、银耳汤
补肾强身,养阴润肺,是产妇体虚的滋补汤菜,有利身体早日恢复健康。4、莲子汤此汤营养丰富,香甜可口。饮后能理气、解暑、去火、清凉。对年老体弱者、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更为适宜。有些人不宜贴膏药 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瘢痕体质者;咳黄浓痰、咯血患者;慎用人群:孕妇;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患者;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患者;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2岁以下婴幼儿。摘自中国针灸协会《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操作规范研究》。回复查询相关医生简介
沈宝山国药号白癜风好了要注意什么白癜风好了要注意什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odkuaiji.net/azbzq/10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