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疯传的伪科学危害有多大

最近,有一则消息《几个中国熊孩子意外破解抗艾滋神药,让垄断市场的“奸商”哭晕在厕所!》在流传。达拉匹林是一种专门治疗寄生虫感染的药,针对的是患有艾滋病、疟疾、癌症、妊娠综合症等免疫系统缺陷的病人。

马丁·什克雷利花万美元买下了达拉匹林的所有权,然后将每片的价格从13.5美元涨到了美元,一年就赚了几亿美元,让许多病人吃不起药。一群悉尼文法学校的高中生,其中包括数名华裔学生,决心对抗这个“全世界最遭恨的人”。

在学校化学老师、开源数据库管理者、悉尼大学化学家等人的帮助下,他们终于成功合成了非常纯净的达拉匹林。他们合成出来的3.7克药物的成本不到20美元,而在美国这些重量的价格高达11万美元。

按照文章的说法:“澳洲的权威专家教授们被几个十五六岁的孩子给震惊了……一群高中生竟然让世界最著名的医药公司垄断成空、颜面扫地!”许多人在评论中盛赞这些高中生,还引申到“中国教育的弊端”,脑补“这些人如果在中国肯定做不成”。

多么感人的故事!——唯一的问题在于,这个故事的逻辑根本是忽悠。

这些高中生做到的是什么?是合成出达拉匹林中的有效成分。这很困难吗?其实一点都不难,这种物质的结构很简单,两三步化学反应就能合成。在导师的适当指导下,任何高中生都能搞定。为什么其他人不做呢?因为有专利和批准的问题。你可以制造这种物质,但不能拿去卖。

此外还有一些细节。达拉匹林不是治疗艾滋病的,只是辅助治疗。把有效成分做出来只是制药的前期,从有效成分到成药叫做“制剂”。很多时候,有效成分在人体内不能被溶解或吸收。.

我们看到的药片都有许多添加物,使有效成分被人体吸收,才能起到药效。药剂量也很有讲究,过多会有副作用。这又需要临床研究者,只有通过临床试验才能确定多大的剂量是有效并相对安全的。还有重要的一环,是从实验室合成到大批量生产,并控制高质量,即“工艺化学”。

总之,这些高中生做的只在学习和实验的角度有一定的意义,其他的纯属过度解读。近年来,这样的炒作频频出现。例如《这个姑娘发明了一本可以喝的书,改变了6.63亿人的命运》,宣称用含纳米银的滤纸做的书可以净水,拯救全世界几亿缺乏干净水源的人口。

这类“小清新”文章的共同特点是,都诱导读者向以下方向联想:不需要正规的科研条件,脑洞一开就能做出大成果;外国人关心公益,不像中国人麻木不仁;外国的教育生机勃勃,中国的教育扼杀创造力……这种宣传是让人用哈哈镜看世界,打着科学的名头,传播的却都是伪科学精神。

许多人不懂科学,只有廉价的“情怀”,充满“轻轻松松改变世界”的幻想,在他们眼里科学跟魔法没有什么区别,这种文章迎合的就是他们的需求。

根据调查,我国具有科学素质的人口比例逐年增长。但是真正懂得科学精神包括质疑、证明、实验等基本元素,能够把科学精神运用在实践中的人,恐怕比例要低得多。在这方面,我国的科普工作者和公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副研究员,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









































白癜风治疗方法
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odkuaiji.net/azbzl/96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