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不会影响中美关系
其实现在的世界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大家能感觉得到。最近这一年来“黑天鹅”事件很多,英国的脱欧,包括特朗普竞当选美国总统,都被称之为黑天鹅事件,但其实背后大家能够感觉得到,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不是一个偶然性事件,是个必然性事件,只是美国的传统精英阶层认为这是个黑天鹅事件而已。
这个里面你可以看得出来,这次大选是个很经典的商业案例,民主党和共和党竞争过程当中,民主党并没有真正的捍卫或者支持希拉里,他们只是讨厌特朗普,所有的炮弹都是打在特朗普身上,而没有阐释民主党自己到底要干什么。突然有一段时间所有支持特朗普的人好像没了,因为支持希拉里的人都站出来讲,但那时候隐隐感觉,那帮人可能不愿意跟你辩论,干脆在投票场上见面,事实证明最后这些人扭转了局势。你拥有观点,人家不一定会支持你。所以大家很担心特朗普上台以后是否使得中美关系、世界各种关系有巨大的变化,可能没有多大的变化,他肯定很难说是美国历史上最好的总统,但肯定不会是最差的总统。我们可以牛吹得很大,在竞选之前可以把自己说得天花乱坠,但看到那张财务报告表的时候,相信他会冷静下来。
美国的经济绝大部分依赖于全球化,很多东西竞选的时候可以海誓山盟,上了台以后必须尊重已有的制度和文化,包括美国整个的体制。而特朗普是一个商人,商人有三个必备的要求,第一必须要结果导向,第二效率导向,第三公平导向。商人没有结果是要死人的,我们必须把事情做出来。第二要有效率意识,别人干这事情十块钱,我们如何能够八块钱干下来,七块钱干下来。第三公平意识,我们没办法强迫别人,一定要按照我们的方法去做。所以觉得特朗普还是会有结果导向,还是会有一定的效率意识,他也没办法强迫别人。所以未来大家静观众妙,还是可以看到很多好的东西,用积极乐观的看待,既然这是个游戏,又是别人国家的游戏,我们看着也挺有意思。
企业家要拥抱变革,一成不变还要企业家做什么?
世界的变化还会越来越多,未来的20年、30年很多的变化会超越大家的期望和想像现在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其实我们永远希望生活在一个了不起的时代,而一个了不起的时代往往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卓越企业和优秀企业存在差异,优秀企业是在顺境里面发现机会,而卓越企业一定是经过了变革的时代,或者经历了灾难。所以未来的30年,不知道在座的还有多少人能够继续坐在这里讨论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学习、不思考,则我们一定不会坐在这里,而且麻烦也会越来越多。
至于麻烦,关键是你怎么看,你把它看成是麻烦,那麻烦越来越大,你把它看成是机会,机会也会越来越大。其实对企业家来讲,我们最怕的是一成不变,一成不变、论资排辈一定轮不到在座的每个人,所以如果中国什么问题都解决了,那需要企业家干什么?企业家就是去创造变革,拥抱变革。
大家比较恐慌技术革命,想提醒大家,几乎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50年时间,前20年都是技术公司的争论,后30年技术完全进入社会的应用。应用变成了最关键,往往技术先发展,未必你一定能获得成功。汽车不是在美国发明的,电也不是在美国发明的,但美国把汽车和电应用到了极致。
过去互联网刚刚经历了20多年,诞生了很多了不起的企业,Facebook、谷歌、苹果、中国的腾讯、百度,等等一大批的企业。但这些企业的诞生有一个阶段性,如果未来的30年,这些企业不把自己的技术、资源和懂得的一切的方法变成普惠让社会分享,相信这些企业也走不了多久。
互联网+是驶向未来的诺亚方舟
未来的30年,世界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可能互联网+是敦促各行各业去登上驶向未来的诺亚方舟。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让无数的职业消失,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让无数的企业失踪,每一次的技术革命让很多的行业甚至政府都出现了变化。第一次技术革命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技术革命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次技术革命会不会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什么时候爆发?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一定是用棍子和石头打架,因为人类会被毁灭。所以这次的技术革命跟前两次有差异,第一次技术革命释放了体能,人们懂得我们是不可能跟机器来比谁的力气大,第二次技术革命,我们释放了人的距离和速度,使得我们明白人是不可能跟机器比谁跑得远,谁跑得持久,谁跑得快。而这次技术革命使大脑得以释放,因为大脑得以释放,很多事情会发生更多天翻地覆的变化。
3到5年内,金融、制造业都会受到互联网冲击
未来的30年中国将担当巨大的责任,未来的30年中美之间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觉得中美之间和世界各国之间必须要展开全程的合作,第三次世界大战应该对贫穷、对疾病、艾滋病,人活得更久,以及生态环境,人类没有共同的目标的时候就会互相战争。人家坚经常讲零售行业受到了电子商务的冲击,那么其他行业呢?告诉你在未来的3年到5年以内,金融将会受到冲击,制造业将会受到冲击,各行各业都会冲击。
中国教育方式会受到冲击,未来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竞争
互联网有边界?没有。就像一百多年前电没有边界一样,它会到处都出来。过去以制造业为中心,所以未来相信将会以创造为中心,人类在知道我们不如机器强大,不如机器速度快的时候一定要明白,我们一定不会比得上,跟机器比谁聪明,电脑一定比你聪明,过去的20年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未来的20年我们会把机器变成人。所以很多的就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我们认为最牛的职业将会一一消失。这就意味着社会变革会发生得越来越快,大学的教育机制和体制、教学的内容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未来比赛的不是知识谁掌握得更多,未来比赛的是智慧。未来比赛的是创造力和想像力,这就对我们今天中国过去几年所有的教育,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方式体制都会有很大的冲击。
一直以来我们拼命在讲教育问题,中国的教不差,中国的育有问题,知识是两个概念,知和识是两个概念。知道了,并不等于你懂。所以学和习是两个概念,我们很注重学,但不注重习,或者把学和习对立起来。过去是知识驱动,未来是智慧驱动,什么是知识和智慧,IT时代知识是你懂得你要什么,而智慧是你懂得你不要什么。我们只有懂得自己不要什么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应该是坚持。也许这是一些问题的宏观的看法,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人类经历过的无数挫折一定比今天多,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今天有一点告诉大家,十年以后成功的企业一定比今天多。不管今天冲击了多少就业,多少行业,想告诉大家,20年以后的就业一定比今天多。只是20年以后的就业跟今天的需求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前我们让孩子去背、去记、去算这些工作也许可能计算机会全面取代,但是计算机不能取代的就是创造力和想象力。
未来的竞争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竞争,也就是说我们国家一直注重“教”,应该加大力度在“育”上面,在文化上面,在琴棋书画音体美上面多加入,让我们的孩子在创造力上面多进步,我们国家和在座的每个人我们才能面对这次技术革命巨大的冲击。智慧是从行动,是从痛苦经历中得来的,知识是可以学来的,但智慧是一种体验,体验得亲身的经历才能行。
中国必须要以全球视野思考全球问题
至于商贾精神跟未来的趋势,商贾精神和全球化、国际化是连在一起的。今天听到的是国际化,想提醒大家,“国际化”和“全球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在我们大部分讲的是国际化,但中国未来必须面临的是全球化。全球化是指各国之间的问题,国际化是指中国和世界的问题,但是中国今天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必须用全球眼光思考全球问题。
刚才钱教授讲得非常有道理,过去WTO组织,中国是最大的受益者,美国其实也很受益,过去的全球化,我们可能称之为美国化,但是中国在WTO里,获益匪浅。全球化,全人类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为什么还还有人反全球化,因为发达国家成功了,发展中国家没有成功,你成功了,别人没有成功,年轻人、小企业没有机会,这些引起了很多的问题。
所以觉得,以前中国的经济可能排在前一百名、五十名以后的时候,别人对中国的全球化思考并没有多大的期待。但是今天,作为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中国与别的国家的关系,中国还要担当起全球的视野。真正的全球化,是全球的问题。世界各国的问题,很有可能会变成我们国家的问题。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方法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