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湖南68所高校在校学生发现艾滋病病

医院订阅哦!21岁的大学生晓光(化名),父母早年离婚,晓光一直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懵懂的年纪,谁都向往着纯纯的爱情。但是,晓光的爱情却变成了一种“毒药”。在和一位同性网友相识后,这辈子第一次性行为,将晓光“拉

入了深渊”……

湖南省疾控中心发布的预警显示,近年来,学生艾滋病疫情上升较快,学校再也不是一片净土。

本文由News潇湘之声《城市大真相》栏目独家提供

每周一到周五上午7点半

一起揭开城市生活当中背后的真相

文/城市大真相记者徐神

艾滋病在男男同性恋与青少年学生中感染上升较快

“刚刚读初一,13岁的小孩跟一个年龄比他大的男孩子发生了关系,就感染了……”肖钢是我省最早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医生之一。肖钢教授痛心地说,这位13医院收治的年龄最小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3岁,本是花一样的年纪,本应该享受阳光和快乐的他们,却被艾滋病的魔爪一步步侵袭。”医院北院是长沙地区艾医院,从年开始收治艾滋病病人以来,肖钢教授调查发现,十四年间,感染艾滋病的人群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我们从年开始治疗艾滋病,那个时候的艾滋病病人多是吸毒的,卖血的,而现在多是通过性传播,特别是男男性传播,表现为年轻化,特别是大学生,初中生也有。”肖钢教授直言,艾滋病在男男同性恋与青少年学生中感染上升较快,已经不可忽视。“我们在艾滋病预防方面的工作一直在做,我们针对吸毒的,血液传播的基本上已经阻断了,异性性传播艾滋病的比例也在下降,但是我们没有防控住的就是同性性传播艾滋病的感染率在快速上升。”肖钢教授在艾滋病防治一线的调查,与湖南省疾控中心的预警不谋而合。今年1至10月,湖南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例,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3.2%。湖南省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科科长贺健梅表示,男男同性传播感染艾滋病上升较快。

长沙新发艾滋病中近一半为男男同性传播感染

贺健梅说:“经性传播仍是我省艾滋病传播的首要途径,年达到96%,其中异性传播占79%,同性传播占17%,且男男同性传播感染上升较快,较去年增长了27%,特别是长沙最为明显,占当地新发现病例的49%,25岁以下青少年和50岁以上中老年人感染人数持续上升。

虽然,近几年来,湖南艾滋病流行形势虽然趋于平稳,一直保持低流行的态势,但艾滋病在男男同性恋与青少年学生中感染上升较快,已经引起了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湖南省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科科长贺健梅说:“近年来,学生艾滋病疫情上升较快,湖南省年报告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例,至今累计报告达例,这些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学生主要是男性,占90%以上,传播途径以男性同性性传播为主占69.6%。”

湖南目前有68所高校的在校学生当中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沉痛的数据背后,再次向学校敲响了警钟。湖南省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科贺健梅科长认为,青少年是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做好学校艾滋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贺健梅说:“据我们的最新统计,湖南目前有68所高校的在校学生当中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最高的一所学校达到20多例,在这些感染者中部分还是中学生,真是令人痛心,所以当前我们学校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是任重道远,应该引起教育、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

近几年来,湖南艾滋病流行形势虽然趋于平稳,一直保持低流行的态势,但每年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人数都略有增加。新增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15岁-24岁年龄段的青少年逐年增多,所占比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很多人会心存疑问,为什么纯洁的校园,竟然沦为艾滋疫情“重灾区”?明明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为什么在面对这个危害人尽皆知的病症时,却显得如此无知?

记者调查:学校防艾教育“失语”与“缺位”

早在年,教育部就联合卫生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年,也就是今年,%的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要开展艾滋病知识教育宣传,让90%以上的学生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年长沙市教育局明确规定,初中生上艾滋病课不得少于6课时,高中生不得少于4课时。但是,真相记者徐神走访了长沙市内十所中学发现,有70%的受访学生表示,从未学习过有关艾滋病的防护知识。面对艾滋病疫情在高校中的肆虐,国家教育部和卫计委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各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要开展不少于1课时的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教育,从源头进行防范。而记者在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采访时,受访学生也表示,在课堂上很难接触到防艾知识。传道授业的学校,过多的重视文化知识,重视考分,却忽视了人生的“必修科目”性安全教育。防艾志愿者黄橙子曾经到长沙一所学校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却发现学校部分老师往往对性教育闻之色变、避而不谈。在黄橙子看来,正是学校性教育的“失语”与“缺位”,加之青少年正处于性活跃阶段,情感丰富而自控力较差,导致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疫情在学校仍不断走高。

感染者:回过头来想想防艾教育很重要!

不少被感染的学生会说“没想到”,其实这都是源自对艾滋病的“不了解”。感染者晓爱在学校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他说,大部分人通过网络交友相恋,但在与同性陌生人性接触时,却并没有想到要做好防范。在学校也很难获得防艾方面的常识。

记者:这方面的知识获得多吗?

晓爱:真的很少,学校里面很少讲。

记者:回过头来想想,你觉得有必要在高校中开展防艾教育吗?

晓爱:很有必要,现在艾滋病发病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当时我们就以为大学生都很纯洁,不会很乱,艾滋病离我们很遥远,所以发生关系的时候都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等到自己感觉身体不舒服去检查时,当看见“阳性”两字,就好比一个巨大的炸弹爆炸了,当时都不敢跟父母和学校老师、朋友说,担心大家歧视,现在想想都后悔。

传道授业的学校,过多的重视文化知识,重视考分,却忽视了人生的“必修科目”性安全教育。防艾志愿者黄橙子曾经到长沙一所学校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却发现学校部分老师往往对性教育闻之色变、避而不谈。在黄橙子看来,正是学校性教育的“失语”与“缺位”,加之青少年正处于性活跃阶段,情感丰富而自控力较差,导致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疫情在学校仍不断走高。

专家:防艾教育要寓教于乐严禁“走过场”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学生们获取性知识的渠道有很多。但如果大学防艾知识课堂持续“失语”,学生们得不到健康、正确的教育,很可能误入歧途甚至给他人带来伤害。

那么,什么样的教育形式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防艾教育又要避免哪些误区?湖南省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科贺健梅科长认为,要想让防艾教育入心入脑,学校要调动家长一起参加,共同做好学生的防艾教育。

“防艾教育要寓教于乐,家长参与其中,给孩子们讲授青春期的生理知识,千万不要忌讳谈性,我们做好艾滋病的教育,一是禁欲,没有达到法定年龄的不要发生性行为;二是忠诚,要有忠诚的性伴侣,不能发生婚外情和婚前性行为;三是要学会正确使用安全套,防止疾病传播。”

贺健梅科长介绍,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病人及HIV携带者。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体液和器官组织内,感染者的血、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泪水、唾液、汗液、尿、粪便等在不混有血液和炎症渗出液的情况下含此种病毒很少,没有传染。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是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面对预警,多部门联合防控艾滋病在高校的传播

鉴于艾滋病在大学生群体,尤其是男男同性恋者中的蔓延趋势。今年8月国家卫计委和教育部最近下发通知,要求卫生部门至少每半年向教育部门通报辖区学校学生患病情况。但是采访中,不少学生担心病情如果被公之于众,学校、同学、老师会不会对感染者歧视与排挤。学生李静:“其实我觉得国家出台政策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但是我觉得一定要注意通报的形式,如何在通报中保护好感染者的隐私,如果他们的隐私没有保障,他们肯定会受到歧视,这种歧视本身就不利于艾滋病的防控。”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情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专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odkuaiji.net/azbzl/62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