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徐君君等,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人的诊断与病人γ-干扰素释放实验检测结果差异的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 年7月,第22卷第7期背景:
γ-干扰素释放实验是一种通过特异结核抗原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后,检测特异性T细胞γ-干扰素释放的一种检验方法。因其高灵敏度、高特异度而在临床诊断结核感染中推行,目前在很多指南及建议中都有所触及。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的临床不典型性使结核的诊断难度增加,γ-干扰素释放实验在诊断中可作为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而艾滋病期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处于较低水平,容易合并结核及其他分枝杆菌感染,诊断通常依托临床症状和影象学,即便有痰涂或培养阳性的证据,也需要与其他分枝杆菌引发的机会性感染相鉴别。因此需要对临床表现为基础的诊断及结核抗原特异性的γ-干扰素释放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目的:评价艾滋病(AIDS)合并结核的临床诊断与病人γ-干扰素释放实验检出率的差异,和不同称CD4细胞水平和抗结核医治对γ-干扰素释放实验检测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搜集年10月1日至年9月30日,医院诊断艾滋病合并结核(TB)感染住院病人的临床及实验室信息。对临床诊断、γ-干扰素释放实验(T-SPOT)结果的一致性,CD4细胞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和抗结核医治前后TB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T-SPOT阳性病人在不同CD4细胞水平下γ-干扰素释放实验阳性率比较 在例诊断为结核病的艾滋病病人中,按CD4细胞水平将其分为3组,不同CD4细胞水平下γ-干扰素释放实验阳性率比较,见表1。表1 不同CD4细胞水平下γ-干扰素释放实验阳性率比较
2、病原学阳性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例与γ-干扰素释放实验结果比较分析在例病人中,进行结核病原学检查的有例,其中病原学结果阳性(痰或其他组织标本抗酸染色或是培养阳性)86例,而未获得细菌学证据临床诊断结核病例为例。在临床诊断的结核病人和查到细菌学证据而确诊的结核病例中,分析发现γ-干扰素释放实验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详见表2。
另外,获得病原学证据的86例病人中,不同CD4细胞水平γ-干扰素释放实验阳性率见表3。
表2临床诊断和确诊结核病人γ-干扰素释放实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表3 病原学阳性病人不同CD4细胞水平下γ-干扰素释放实验阳性率比较
3、γ-干扰素释放实验与淋巴细胞相关性分析 γ-干扰素释放实验A和B与CD4细胞均呈正相干(P=0.,P=0.),虽然相关性比较弱;而与CD8细胞均无相关性(P=0.,P=0.),表略。4、短时间抗结核医治对γ-干扰素释放实验结果的影响 搜集66例抗结核医治在2周以上,3个月内的γ-干扰素释放实验的检测数据与医治前的检测结果加以比较,发现A与B的斑点构成单位值在医治后均有所下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4。表4 短时间医治前后γ-干扰素释放实验配对检验比较结论:本研究发现,γ-干扰素释放实验与艾滋病合并结核诊断差异性显著,特别在CD4细胞<个/mm3的艾滋病病例,短期内抗结核医治不能影响其检测结果,说明γ-干扰素释放实验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结核的工具。但对CD4细胞<个/mm3的病例,尤其是<50个/mm3,γ-干扰素释放实验结果阴性的病例,需要探讨更加敏感的检测方法。
白癜风最好的治愈方法北京最正规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