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广东省东莞疾控中心监测显示,超9成艾滋病病例通过性传播感染,其中男男同性性传播快速上升,此外,老人和青少年艾滋患者也在增加。
妻子手术前检测
却发现艾滋病毒
“我原认为,艾滋病是年轻人的事,这个病离我们很遥远,可谁能想到自己竟染上了。”年6月的一天,东莞市疾控中心艾滋病咨询室里来了一对上了年纪的老夫妻,面对我这个工作人员,刘老伯(化名)已是泣不成声。
退休前,刘老伯忙于工作和生活,每天紧张而充实,夫妻两人也非常和睦。可是退休之后,也许是寂寞,也许是想寻求刺激,有一次刘老伯和一位女性发生非婚性行为,“当时也没有使用安全套。”
之后生活平静地继续下去。就在今年的6月份,一次常规检测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刘老伯的老伴因手术需要进行了艾滋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老伴感染了艾滋病。
在疾控人员的建议下,刘老伯也做了艾滋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阳性。夫妻双方均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原来,刘老伯因多年前的一次无保护的商业性行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又通过夫妻生活传染给了老伴。
接下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像恶魔一样折磨着两位老人,“他们害怕感染艾滋病的事情被亲朋好友知道,害怕与家人的聚餐中、亲吻孙辈的爱抚中把病毒传给家人,害怕自己会全身溃烂而死。”
在经过艾滋病咨询室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和细心疏导后,夫妻二人对艾滋病有了全新认识,了解到艾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只要积极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保持良好的作息、良好的心态,可以像健康人一样生活工作。“我也告诉他们,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与家人的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这些知识让他们重新看到了希望,重新燃起了生活的信心。”艾滋病咨询室工作人员说。
一起洗澡,不会传染
有艾滋病的不一定是同性恋
拥抱不会传染
接吻不会传播
蚊虫叮咬不会传染
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远离不洁性生活
注意用血安全
远离毒品
不乱用生活用品
目前,人们对艾滋病还存有哪些误解?
相对于拥抱亲吻、蚊虫叮咬等会不会传播艾滋病,相信大众对这些早有所了解。近些年随着媒体大肆报道,有一些新的误解渐渐产生,大致总结如下:
1、只要使用安全套,就不会被感染
没有任何研究表明,安全套可以百分之百的阻断艾滋病的传播。不得不说目前安全套对于艾滋病的防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理论上可以隔绝,但实际中要考虑安全套本身的质量和整个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所以不是百分之百。
2、艾滋病的“早期症状”类似感冒
相信大部分都被很多科普文洗脑过,诸如感染了HIV病毒,就会在早期有一系列类似感冒的症状。其实,感染了HIV是不能从症状上去监测的,他有很长时间的潜伏期,必须要经过专门的检查。
3、艾滋病人之间进行性行为不需要戴套
你可能会认为反正彼此都是病毒携带者,那么久破罐子破摔了。其实,HIV病毒的类型很多,变异情况复杂,如果病毒交叉感染,可能对治疗带来新的挑战。
4、艾滋病患者和健康人发生关系,仅一次就足以被感染
就感染几率而言,直接输血最高,可达95%;其次是母婴,一般几率是25%;性行为传播的几率很低,男传女是0.2%,女传男是0.1%,男传男的几率要高的多,这与其性交方式有关,其实就是菊花破裂导致(此处请勿脑补,画面有点污),与同性恋本身无关。
5、目前公众对于艾滋病的药物和疫苗太过乐观
虽说目前国外很多文献报道过有关治疗艾滋病的好消息,但要知道的几个研究都只停留在实验室的阶段,偶尔报道出来的那些如换骨髓治疗艾滋病之类的也只具备启示作用。目前在中国的部分地区,感染率还是非常的高,绝对绝对不要掉以轻心。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点亮大拇指,愿世上没有病痛,疾病远离大家!
来源:综合南方都市报,健客健康咨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编辑:Jin(2)
北京去哪治疗白癜风好北京白癜风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