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珍爱生命,谨防艾滋病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从我们所学的知识当中,艾滋病很恐怖,它不可医治。

提起艾滋病,可谓是人人惊恐。当我们人体的T淋巴细胞被艾滋病病毒侵蚀,遭到破坏,随之而来的便是整个免疫系统崩塌,然后我们周围大大小小的病毒就会趁虚而入攻击我们的机体,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

由此,人类便时时刻刻都面临死亡的威胁。艾滋病有一个潜伏期,其指从感染艾滋病病毒时起到发病(即出现艾滋病早期临床症状)为止的时间称为潜伏期。由于该病的特殊原因,往往很难准确认定何时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所以潜伏期也很难准确计算。

从科学态度出发,真正的潜伏期应是1~12年,平均6年。潜伏期有传染性,而且这中传染性是潜在性传播,他人难于预防,因为很难知道究竟谁是潜伏期的艾滋病病人。据最新资料报道,有长达20年尚未发病的病原携带者,因各地区各个人种群体和各个个体不同,也存在污染血制品的感染者易于确定,现认为因受血感染艾滋病者的潜伏期为4.5年;对于同性恋和异性恋艾滋病患者的潜伏期就不那么易于确定,同性恋中的男性患者,有2%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潜伏期为2年,5%为3年,18%为4年,23%为6年,37%为8年,48%为10年(逐年累计计算)。

医学界认为潜伏期长短与感染艾滋病毒的剂量有关,经输血感染的剂量一般较大,所以潜伏期相对较短,而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剂量较小,因此潜伏期相对较长。

艾滋病病毒一旦感染,处于潜伏期阶段无任何临床上的不适,但因为受染者携带病毒,成为艾滋病的重要传播源,在流行病学上应予以高度重视。HIV感染后的初期症状有许多,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2-4周内出现.平均要在3个月之后才能由验血证实感染。艾滋病初期症状及其发生率为:持续低热(93%);疲乏(90%);原因不明的喉炎(70%);体重突然下降10%以上(70%);头痛(60%);恶心(60%);肌肉和关节痛(60%);夜间盗汗(50%);持续腹泻(50%);皮疹(40%)。

那么,你知道哪些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哪些行为会感染艾滋病吗?

下面就让小e告诉你不会感染艾滋病的行为:

(1)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共同就餐或共用餐具;

(2)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共用水源;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共用交通工具;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共用房间;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共用马桶、洗脸池/盆或其他卫生设备(不包括易造成出血的设备如牙刷、剃须刀等);

(3)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共用电话、电脑以及其他办公设备;

(4)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共同游泳或淋浴;

(5)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握手、拥抱;

(6)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礼节性接吻;

(7)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近距离交谈;

(8)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打喷嚏、咳嗽;蚊虫叮咬。

以上这些行为都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所以小e提醒大家在遇到艾滋病患者时不要太过惊慌,关爱以对!

接下来小e就要告诉你,会感染艾滋病的行为途径有:

1、性交(包括阴道交、口交、肛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和男性之间传播艾滋病。性伴侣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其中肛交危险性最大;

2、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注射、针灸、拔牙、美容等进入人体的器械,都能传播艾滋病;

3、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有可能把艾滋病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在未采取预防措施的情况下,约1/3的胎儿和婴儿会受到感染;

4、曾用过未经严格消毒的公用锐器文身、文眉、文眼线、文唇线、穿耳孔或剃须修面等;

5、在小诊所、小医院用消毒不严、操作失范的器械手术、拔牙、创伤换药,特别是口腔伤口换药、妇科检查、刮宫、输卵管通液等;

6、酒店、宾馆、旅店、美容厅、夜总会、洗脚城、浴池的服务人员,警察,监狱看守人员,殡葬人员,如果体表皮肤或黏膜有破口时,不慎接触了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或艾滋病病人,也可能感染艾滋病。

看到了这里,屏幕前的你是否觉得知识面有所增长呢?其实人的生命尤其脆弱,所以从小我们就接种各种疫苗来预防各种疾病,所以做好预防也是我们人生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那么如何做好艾滋病的预防呢?

①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②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③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④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⑤受艾滋病感染的妇女避免怀孕、哺乳;

⑥使用避孕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⑦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另外,预防艾滋病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次性交的时候,为了避免有体液的交流,一定用避孕套。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对艾滋病有了很好的了解,预防艾滋病,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更从自身做起!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给予艾滋病患者更多的关怀,切勿抱有歧视态度是我们每个人的道德准则!愿大家洁身自好,远离艾滋病!

●●●传媒技术学院传媒中心●●●

编辑

张玮

文字

戴婉秋

总监

魏洁晶?汪晨曦

主编

李文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odkuaiji.net/azbby/azbby/148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