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路漫漫,心无间,爱亦无间。为传递“艾”的薪火,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防艾抗艾红丝带协会河南行小分队于年7月19日踏上前往河南的旅途,小分队由沈王兴老师和来自各个分院的志愿者组成。此次支教之行已是第十年,以“十年薪火,温暖相传”为主题,对于整个协会的意义非凡。十年的默默坚守,足以证明协会的初心未变,始终心系河南,心系艾滋。风尘仆仆,初至河南乘着绿皮火车一路颠簸了十多个小时后,又轮流转换大巴和私家车,支教成员一行人终于到达支教目的地——河南确山县。天公不作美,下起了中雨,沿途的道路泥泞不堪,在颠簸中,我们还是累的睡着了。下车后的我们已是精疲力竭,饥肠辘辘,却强打着精神开始打扫支教点,清扫居住的房间和教学的教室,为下午的招生做准备。也许是天气原因,下午来报名的小朋友没有预期的多,但我们没有气馁,微笑着迎接每个前来报名的小朋友。在忐忑和期待的心情中,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精心备课,传道授业在去河南之前,小分队就已经精心准备了课程内容和上课所需的材料,通过试讲课程进一步的完善存在的不足。然而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当地小朋友的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对课程又进行了补充和调整,希望上课的效率达到最大化。对初高中学生,我们特别采用了小班化教学方式,由沈老师为他们补习化学,其他队员则针对他们的弱点课程采取一对一辅导。刚刚开课的时候,孩子们显得很腼腆,不愿意开口发言。但随着日渐熟悉及美术课、音乐课等更多有趣富有实践性的课程的开展,他们开始积极举手发言,与我们的互动也更加多了。本次支教,我们特意增设了梦想规划这一门课程,希望孩子们能怀有远大的梦想,离开河南去外面世界看看,开阔眼界,拥有崭新的人生。这是我们一直想做并在做的事情,也许短短十天的支教不能很快改变什么,但我们希望通过年复一年的坚持,能在孩子们心中埋下梦想和希望的种子。齐心协力,同甘共苦支教途中的吃喝住行,都需要我们亲力亲为,自己动手。蓦然离开舒适的城市,有些不适应,但我们齐心协力,谁都没有抱怨,相互帮助,相互包容,一同度过了艰苦却美好的十天。今年的河南格外炎热,对于做饭的队员可谓是一大挑战,与蒸桑拿无异。但“大厨们”忍受炎热,变着花样为小分队带来一道道朴实而美味的家常菜。饭桌很小,虽然十三个人需要挤在一起吃饭,但我们吃得很香,有种别样的温情。由于热水器的功率太小,不足以支撑十三个人洗热水澡,男生就主动谦让,让女生先洗。饭后的必备节目是吃瓜和玩狼人游戏,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香甜的西瓜一边玩游戏,吹着时有时无的晚风,有说有笑,所有的疲惫似乎都不见了。走访家庭,践行公益河南行不单只是支教,践行公益也是重要的主题。为了深入了解当地艾滋患者的生活情况,沈老师和我们会抽空一起去患者家中家访。热情的他们总是会拿出自家的西瓜切开来招待我们。艾滋患者遭到歧视的情况依旧存在,在确山县周边乃至整个河南都很难找到工作,这使得他们远赴外乡去打零工,一年也很少回来一次,难得与家人团聚。延续去年的活动,趁着他们暑期打工回来的时候,我们为他们精心拍摄了全家福。当一家人的笑脸被定格在那一瞬间,相机里仿佛装下了全世界。除了走访艾滋家庭,小分队也会走访“一对一”资助家庭,落实资助款项的去处,确保他们收到志愿者爱心资助的钱。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参观红色革命遗址,缅怀先烈,这也是河南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得知确山县的竹沟革命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时,沈老师认为这是一个十分有纪念意义的遗址,便带领三位队员前往参观。在沈老师的娓娓道来中,我们了解到河南竹沟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对抗战历史有了新的认识。革命先烈的英姿像一座丰碑留在了我们心中。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今日之中国是昔日革命先辈以热血铸就而成的,明日之中国靠吾等少年以热忱去辉煌。我们一定会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沿着先烈们的足迹为祖国美好的未来去拼搏。体悟虽然短暂的支教之旅已经结束,但美好的回忆将永留心中。从陌生到熟悉,从青涩到成熟,在旅途中我们不单只是付出,收获的更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相信,红丝带的薪火会继续燃烧下去,将温暖传递给每个需要的人。新闻稿:柯嘉排版:胡红璐医s团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医学院学生会点滴型白癜风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oodkuaiji.net/azbby/9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