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中国创新人才培养》
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结构生物科学家,长江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月3日上午主讲《中国创新人才培养》。
毛晓东毛晓东(注会类第五期)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合伙人
清华大学施一公副校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叹为观止的奇妙图片描述了宇宙的宏观之美、细胞的微观之美,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生命科学之门,让我们这些整日与数字打交道的会计师感叹世界之大、知识之浩瀚,远超出以往的认知。虽然说隔行如隔山,但通过施教授的讲授,我们对生命科学有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联想到有些医药行业的客户,在科学的探索道路上,虽然有利益的驱使,但更多的是为社会大众健康与生命繁衍与延续做出了贡献。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施教授分享了其在建设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时从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的经历,诙谐有趣的案例引起大家的共鸣。
陈建林陈建林(学术类第六期)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管理系副主任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选择,创新能力的提高,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听了施一公副校长的精彩演讲后,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要增强高校的原始创新能力,需要培育大学的创新文化,鼓励大学的教师和学生积极探索。如何培育大学的创新文化呢?主要有两个途径:首先,引进和培养一批有国际视野的优秀科研人员,聚集一批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有助于吸引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进一步支撑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次,构建有助于创新的管理机制,使老师可以摆脱行政事务,全身心投入科研和教学。
张雷生张雷生(企业类第九期)人民日报社高级会计师、财务处处长
“上下四方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施一公副校长的演讲把时空拉长到极致、压缩至极点,让我们置身于浩渺无边的宇宙,顿觉脑洞大开,让我们深感,人类文明于星河之宙不过须臾,苍穹之间于四维之宇亦如尘埃。
尽管人类所知不过沧海一粟,而正是对未知世界的不断探寻,今天的我们才能天人交际般通过引力波感知数亿年前的时空信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陈淑梅陈淑梅(行政类第五期)教育部财务司预算处处长
施一公教授向学员们介绍了生命科学之美。透过美轮美奂的图片,浩瀚的宇宙呈现在我们眼前,使我们对人类生存的环境和面临的挑战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施教授还介绍了他在清华大学发展生命科学学科的历程。一堂课下来,我们真切感受到一位科学家的拳拳爱国之心,更体会到了“蚍蜉撼树,谈何容易”的艰难。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有着施教授这样一批衷心爱国的志士仁人,不久的未来,我们将会看到中国教育科研事业的更大的发展。
滕起堤滕起堤(企业类第十期)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财务资产部副总经理
创新是企业成长的核心动力,而财务管理创新事关企业创新的成败,创新不是少数服从多数,创新需要勇气,需要勇于挑战。施一公副校长分享了从宇宙的宏观之美到生命分子的微观之美和清华大学生物学发展史。生命、科技的发展无不依赖于不断的突破创新。在当下变革的时代,我们就是要改变顺从潮流的思维,研精覃思,形成对事件的独立看法,既遵循规则,又敢于突破,从财务管理上引领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不断突破企业生命的极限。
鲍江燕鲍江燕(企业类第十一期)交通银行上饶分行高级会计师、行长
施教授少年壮志,清华才子,后留学海外,卓有建树,毅然归国,报效祖国,令人起敬。施教授从宏观宇宙到微观细胞,用唯美图片带我们领略了引力波、绿色荧光蛋白,充分感受了生命科学之美。施教授为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和人才引进培养,为把中国的科技水平提升到国际领先水平,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令人肃然起敬。人才强,则中国强,中国的未来要在世界竞争中占据优势,需要多一些像施校长这样一片赤子丹心,为推动中国创新人才培养不懈努力的仁人志士,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此做出积极贡献。
林春池林春池(企业类第十期)福建万安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人类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完全是盲人摸象一样,所看到有形的、自认为客观的世界,其实它在宇宙中只占4%的能量,而剩余的96%的世界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称之为暗能量暗物质。
盲人摸象是科学的?一定是科学的,因为每个人摸到的都是真实存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只是我们不知道摸的是背、是尾巴还是耳朵?
黄志泉黄志泉(企业类第九期)第一创业摩根大通有限责任公司副首席财务官
从宇宙的奥秘到生命的起源,再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人才招揽和管理,在我面前呈现出来的不再是一个具有高深理论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学识渊博,热心于分享观点和知识,涉猎广泛的专家。教授从自身的经历和实践角度提出的人才的培养,甚至是中小学教育的观点朴实而真挚,对海外人才的发展空间和个人发展规划提出的建议务实而中肯。这种跨行业领域的大家分享让人印象深刻,耳目一新。
尹卫华尹卫华(注会类管理会计一期)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经理
施一公院士首先引导大家转换度量尺度,把漫长的宇宙历史压缩到一天,点出宇宙的浩渺、地球的伟大及人类的渺小。接着,用图片展示了宇宙全景图、“天使之眼”等宇宙的宏观之美,最后引出话题“宇宙的琴弦”——引力波。
从宇宙的宏观之美转换到显微镜下的微观之美,施一公院士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介绍了分子摄影术、纳米分子动画、蛋白质“撒哈拉沙漠”、蛋白晶体、衍射现象等内容,解析了DNA的空间双螺旋结构。
蛋白质结构的发现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施一公院士指出美丽的东西往往是有毒的,生物很美但是很冷,动画的HRA病毒是如此的美丽,但它的危险也不可忽视。一组有趣的精子与卵子相遇的动画解答了“我们从何处来”这一问题。施一公院士表示,科学很酷,可以用已知手段探索未知世界。他提出今后的展望:我们能够用已知手段探究未知的世界。
周炼周炼(注会类管理会计一期)湖南湘能卓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合伙人
施教授上午给我们带来一堂生动的科普课和严谨的专业课。讲座从科学切入,带我们领略了宇宙的广博与生命的神秘。从空间距离来说,在大至直径约亿光年的宇宙中活动的生命,由小至纳米数量级的分子组成;从时间的轴记来看,在按1个月折算的宇宙既有历史中,人类目前停留了1分钟,而人类文明史仅仅1秒。这种巨大的反差,让我们既感叹生命的渺小,敬畏时空的宏大,也欣慰于生命的精巧及文明的力量。文明的力量使人类能感知自我、认识世界、改造行为、影响环境。文明的力量来自于人类知识及智慧的积累、沉淀、传承及创新。以施教授为代表的科学家用专业精神为自然科学领域的传承及创新付出了艰辛努力,取得了卓著成绩。从这个角度来说,施教授用他的经历和成果,让我们看到了科学家的专业、专注,还有,自信。
在今天的讲座中,我们不能一窥其学术成就的全貌,但在其平实的叙述之中,能感受到科学家对专业力量的信仰,对专业价值的自信。这种自信和追求使技术得以进步,生产力得到提升,人类更加智慧,世界更为美好!
裘益政裘益政(学术类第五期)浙江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
施校长为我们开启了神奇的科学之门。他介绍了科学极致:宇宙天体与生命科学。从郑和下西洋到旅行者一号进入宇宙深空,从绿色荧光蛋白到原子水平上的空间三维结构,双螺旋DNA结构,施校长娓娓道来。施校长表达了他对科学的热爱:我是一个科学家,我最大的愉悦是在实验室。
科学的进步离不开大学的贡献。施校长介绍了清华大学的人才引进与人事制度改革。他认为,大学研究水平提升的关键是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如何提高引进教师的个人待遇尤其关键,他结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艰难的发展历程,强调大学院系应当千方百计与企业合作,为高水平师资引进提供物质保障。除了一流师资团队,还必须有一套适合一流教授发挥作用的机制,清华大学的“专职行政、教授治学”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流动制教授制度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探索经验。施校长与现场同学还就学者归国发展的利弊以及校企合作等问开展了充分互动。
施校长的演讲引起了学术领军班同学的强烈共鸣,国内良好的研究氛围、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系统性研究机会,同学们希望向施教授学习,扎根国内沃土,做出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同学们更希望施教授倡导的一流待遇引进一流师资,师资良好机制促进一流成果的模式在更多的高校得到有效实施。
郭永昊郭永昊(企业类第十一期)北京首旅集团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
施教授从宏观宇宙天体之美到微观生命科学之妙,诠释了生命科学之极致。这不禁勾起了我对宇宙到底有多大的遐想,对人类文明如何发源和进化的思考,也触动了我对人类自身对生命挑战过程的思考,特别是广大财务人员如何承受压力、迎接挑战。幸运的是,来自于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中的各种信息充实着我们,有集训、论坛和资料库的精神食量,有真人真事真案例的工作行动模范,有课外活动和健康生活分享的积极生活方式,将“知、行、悟”贯穿始终,可以说,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就是一个人才建设的创新之举,对于培养高素质财务队伍,进而推动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动力转化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
谢永辉谢永辉(企业类第七期)上海中核浦原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施教授幽默而平实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神奇的生命科学及它在国内的发展:一是生命之美,叹为观止。充满冲击感的画面,展示宇宙之浩瀚,银河系不过是其亿分之一;人类以为漫长的发展史,却不过是宇宙间的一瞬间。在这历史长河中短短的瞬间,人类却在生命科学这门学科里见证了诸多的奇迹,如大肠杆菌描绘的夏威夷海滩、晶化的凤凰涅槃;也破解了诸多的难题,如艾滋病、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等等。但是,科学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二是唯才是举,以业聚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从年创设走到今天,短短30年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人才引进与培养是关键。施教授作为重要的参与者与实施者,深切意识到“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教授队伍”,因此从个人待遇、科研条件、学术环境入手,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很快打造成人才高地,最终实现了赶超。中国要实现伟大复兴,需要更多的清华生命科学院出现,需要更多位施一公站出来。
胡茂胡茂(企业类第七期)中国联通湖北分公司财务部总经理
听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学专家讲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确实是一件令人耳目一新的事。施一公教授提出,人才发展必须要有远大目标,必须引进和培养一流、超一流人才,才能推动学科的成体系进步;还必须要有长远规划,要考虑未来10年甚至30年的发展,才能有所成就。最后,他谈到中国已经有了一大批基础性人才,在实现中国发展由追赶到超越,再到引领的关键过程中,必须要把一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作为决定性措施之一,引人共鸣、令人深思。
其实,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何尝不是如此。10多年前,财政部领导高瞻远瞩,从体制机制入手,坚持高端引领、以用为本,一大批优秀的会计人才茁壮成长,助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可谓成绩斐然。未来则更值得期待,随着《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发展规划》等进一步落地实施,中国的高端会计人才必将开花结果,立足世界之巅,也必将助推中国实现从会计大国全面升级为会计强国的“中国会计梦”。
左艳霞左艳霞(注会类金融二期)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合伙人
今天上午,清华大学副校长、教授、院士施一公教授首先给我们做了《生命科学之美》的演讲,施教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讲述了人类对宇宙宏观之美的探索,也分享了微观的生命之美,以及人类如何利用科学的知识战胜生命的挑战。随后,施教授又与我们分享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的发展历史,施教授制定了以青年学者为主,参考国际化的做法,提供吸引人的个人待遇、科研条件和学术环境,引进一流人才,最终利用人才优势,将生物系发展成为引领亚洲、世界一流的研究团队。施教授的人才引进的经验也是值得会计师事务所借鉴的,事务所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赢得人才的会计师事务所才能真正的发展壮大起来。
宋刚宋刚(注会类金融三期)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高级经理
施教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生命科学的奥秘,使我们了解到生命之神奇,及科学发展历程之艰苦。清华大学生物系在施教授的带领下培养了一大批知名的生物学家,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培养机制和经验。会计师事务所竞争力的核心是人才,如何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决定会计师事务所做强做大的关键因素。我们可以借鉴成熟经验,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胡嘉胡嘉(企业类第六期)四川长虹电器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信息总监
施一公教授对宇宙的全貌、上帝之眼、分子电子量子、宏观和微观世界的讲解风趣、幽默,改变了我心里对科学家多少有些呆板的印象。他学成回国,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完善建设上的努力,让人看到了一个科学家的情怀。
听了他讲的一个细节,我很有感触。他说阿兹海默症年就被人类发现,但是很遗憾,直到现在这种病的成因都没有被研究出来,不过,值得高兴的是,至少我们知道了所有研究出来以为是成因的原因都是错误的。
做科学研究的风险或许就是你终其一生也无法得出正确答案,但是做这件事本身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种情怀,即便在有生之年无法得出结论,但这其中的努力一定会为通往正确结论的路上铺上一块砖。
这种观念推广到任何职业、行业和领域,一样受用。
陈东阳陈东阳(注会类管理二期)江苏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高级经理
与传统的宏观视角不同,施教授从微观的角度带领学员们一起探讨生命的本质与极限,并通俗易懂地举例介绍了如何运用科学去接受生命的挑战。
科学研究有内外之分,人类进入外太空探索,对人体外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成功。对生命的探索是微观和超微观的,是相对滞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在众多生命科学家的努力下,人类将不断探索生命的边界,实现人类生命的极致!
张晶娃张晶娃(注会类金融二期)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高级经理
清华大学的施一公教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从宇宙宏观之美到细胞蛋白及分子电子的微观世界之美向我们展示了科学的魅力;从生命科学对人类疾病治疗的贡献展示了科学对人类的贡献。而清华大学在生命科学研究方面的飞跃正是源于对人才的积极引进,“一流的人才才会引进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必须有一套适合一流教授发挥作用的机制”,教授的讲述简单直白,对我们行业对人才结构的调整有很大的启示。
对会计师行业来说,为行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关键就是人才,如何改变现有的机制引进一流人才,提高行业的专业水平以及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需要我们行业优秀人才的共同努力!
代青代青(注会类管理二期)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重庆分所授薪合伙人
人类科学发展如此之迅速,如何吸引和培养一流人才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施一公教授以其在清华大学推行的人才引进及人事制度改革的长年经验,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迪。师资强则学生强,当下对一流师资队伍的吸纳日后必将带来人才的数量级增长。以此映射我们会计师事务所的人才培养计划,应当考虑进行适当的人才培养前期投入,吸纳一流的专业人才提升事务所现有的专业水平,对社会的服务水平,同时提升事务所和社会主体的专业能力,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国家的整体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国力。施一公教授同时指出引进世界一流人才,短期靠学校、企业,中期靠国家、企业,长期稳定发展靠创新转化、国家和企业,我们已经获得国家贯彻“十三五”规划人才发展战略的大力支持,我们更应当认真反思过去,正确认清现状,积极思考未来,以创新的视野制订人才发展计划。此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实施保障,更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文化、做事风格进行改革,融入更多对人才需求的包容与理解。施一公教授虽然更多地从生命科学的角度讲授了这一课,但社会科学是相通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任何一类学科和专业,推动社会人才和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而我期望我们作为行业的领军人才已经下定决心,做好准备。
颜璞颜璞(注会类金融四期)中准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合伙人
施教授的讲座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了生命科学之美;第二个部分是清华大学的人才引进和创新人才培养。他指出要建立国际一流的人才激励和淘汰机制,要给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给优秀人才国际水平的待遇,给有梦想的年轻人机会。而作为领导干部,要竭尽全力去给人才创造机会,争取各方支援。
结合我们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实际工作,事务所在培养人才的时候要站在更高的角度,要鼓励我们的人员引领行业发展,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例如区块链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大数据技术、管理咨询业务等等。即便这些拓展在一开始的时候经济效益不明显,但是长远来看对行业和事务所一定会有很大收益。
史曼史曼(注会类金融四期)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合伙人
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的创新人才培养讲座引领我们进入神秘新奇的科学之旅,从浩瀚宇宙宏观的美到微小细胞的生命之美,绿色荧光蛋白的梦幻构图更是展示了来自分子和电子微观世界极致的美。施教授幽默解读自己的构造就是6.2的蛋白质*10的27次方原子,与我们侃侃而谈原子构成的人类为何会有情感,进化论可能稍嫌粗浅,更深层的量子学是否才是推动智慧生物人类进化的深层因素。
作为一个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科学家,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积极推动人才的培养,对于人才引进机制进行创新,以大智慧与行业领先的跨国公司开展多层级多元化的合作。如何引进并留住优秀的人才也是近年来困扰我们事务所的问题,作为行业的领军、事务所的合伙人,今天我从施教授身上学到大家的风范,引路人既要有鲜明的个人魅力,还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吸引人、留住人。
李云虹李云虹(注会类金融二期)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经理
施教授从浩瀚的宇宙,到细胞、蛋白的微观世界,再到分子电子的超微观世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生命科学的奇妙以及重要性。并以此为起点,介绍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研究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过程中人才的决定性作用。结合“将帅汇”的定位和事务所人才培养以及管理现状,如何通过机制创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建一个和谐共赢、积极向上的团队,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每一个领军人才需要思考的问题。
李汝萍李汝萍(企业类第11期)宁波报业传媒集团公司高级会计师
今天上午施一公教授为我们科普了科学的两大极致,一是宏观世界宇宙的浩瀚,二是微观世界原子的神秘,还为我们介绍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发展历程,提到了人才引进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施教授的讲座展现了他作为一名科学家的睿智严谨、热情率真,作为一名实干家的执着拼搏、客观理性。我们真心希望,经过一大批像施教授一样的开拓者、耕耘者的不懈追求和奋斗,中国的生命科学能挤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的教育事业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刘国梅刘国梅(行政类第四期)医院会计科副科长
施一公教授从浩瀚无边的宇宙到分子、原子,给我们展示了生命科学之美,结合他在清华的发展,给我们展现了基础研究之魅力所在,其根本是创新,创新的根本是人才。施教授从清政府的人才培养讲到我们今天的人才培养,关键是大学教育,是机制,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机制,即适合一流的教授发挥作用的机制。今天我们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二,但我们的科技实力还很落后,医院使用的大型设备来说,大多是进口的,很多救命的药品也是进口的,居安思危,我们应该对科技实力有清醒的认识。认清现状,改革机制与创新,结合历、文化,借鉴各个国家强大的地方是如何强大起来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做好自己的事,为我们国家的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文学员心得体会,分别由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苑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宋祉健(注册会计类)、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钮瑜瑾(企业类)、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万琼(行政事业类、学术类)组织提供。
哪里白癜风能治好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热心公益